高端品牌网-带你领略品牌时尚的前沿
    高端品牌网 > 快讯 > 禾元生物大手笔募资扩产背后:原料供给与产能规划匹配度惹关注

禾元生物大手笔募资扩产背后:原料供给与产能规划匹配度惹关注

发布时间:2025-05-10 07:51 编辑: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4982   

近期,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此次科创板IPO,禾元生物抛出了大手笔的募资计划,拟募资金额35.02亿元,其中19.09亿元用于年产120吨原液生产线建设,另有7.94亿元拟投入新药研发项目,还有8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发现,禾元生物目前仍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其拟募资的重头项目——年产120吨原液生产线建设,需要配合商业化种植,但公司目前的商业化种植面积远低于此前规划的预计进度。这意味着,上述募投项目满产后产能能否充分消化,目前产能规划与原料供给能否匹配也需打个问号。

欲借助IPO实现“1到100”的飞跃

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希望通过基因工程水稻生产药品,实现以水稻“造血”,解决国内血浆供给短缺问题。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19年的发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披露,2022—2024年,禾元生物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和2521.61万元,虽然三年营收会计还不足6500万元,但对应的归母净利润的亏损却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和1.51亿元。多年亏损的背后,公司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241.93万元、458.88万元和446.42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8.05%、18.91%和17.71%,而同期管理费用则分别达到5657.41万元、5398.09万元和5888.35万元,营收占比高达222%至422%之间。直至目前,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已高达8.51亿元,而且相关药品还处于在研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销售收入。

尽管如此,面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禾元生物信心满满并给出了具体盈利“时间表”:“中国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广阔且增长迅速,公司预计 HY1001将于2025年获批上市并实现快速放量销售,为公司带来强劲的业绩和充裕的现金流。后续产品也将陆续获批上市,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公司预计于2027年实现盈利。”

在禾元生物看来,其手握“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表达体系,公司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g/kg—30g/kg糙米的蛋白表达量水平,突破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的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产量、工艺简单、低成本、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在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公司已构建了两大技术平台,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中6个产品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另有多个产品处于不同研究阶段。 历经近19年的潜心研究,核心产品HY1001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药品审评中心) 认为,‘现有数据显示本品具有明显临床价值’。HY1001用于‘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药品注册申请已于2024年8月按优先审评审批范围……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公司已向CDE提交HY1001用于‘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并于2024年9月获得受理,目前药品上市审评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获批上市。”

正是因为对自家技术的自信,面对目前人血清蛋白广泛应用的背后是进口产品长期占据60%以上,且2020年时已达258亿元的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国内市场规模,禾元生物渴望在商业化道路上“放手一搏”。

禾元生物称:“公司商业化规模的年产10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已建成,并已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司已完成了全国30余个省市区域的销售网络布局。公司计划通过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建设‘植物源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完成‘从1到100’的飞跃。”

然而,在生物医药企业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多面临共性难题即商业计划的可实施性及风险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禾元生物着力攻关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体系是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基础上,结合DNA重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截至目前,全球尚未有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体系生产的人用药品上市,该技术平台尚未在人用药品领域得到商业化验证。

根据禾元生物最新招股书,拟募集资金35.02亿元资金中,19.09亿元将用于重头戏建设项目——“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项目”。

根据披露,公司已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上述拟募投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届时将建成年产120吨OsrHSA原液cGMP智能化生产线,加上目前公司已建设完成的新产业园区,包括研发大楼、中试车间、商业化规模的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30吨的相关产能。

按照建设时间表,公司年产120吨OsrHSA原液cGMP智能化生产线将在开工后24个月内建成投产,这意味着上述募投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在2026年9月左右。

上交所曾在第二轮问询时,要求禾元生物分析上述募投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募投项目拟投入金额和产能设计的合理性。

禾元生物还在回复函中表示:“结合现有和拟建设产线的设计产能以及稻谷原料情况,满产情况下需要约8万亩种植面积。”

但是,公司披露的相关种植面积的规划安排为——“目前与昌吉农高区以及西部中心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初步约定于2023年至2027年间,分别种植约800亩、5000亩、1.5万亩、2万亩、3.5万亩”。

对于满产情况需要的种植面积和框架协议中肉眼可见的明显差异,禾元生物强调:“依据昌吉农高区出具的说明:‘昌吉农高区将依托自身资源,严格履行战略合作协议中关于土地种植面积规划的约定,若禾元生物未来因自身发展而需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昌吉农高区将优先协调分配相关土地资源,满足禾元生物的种植规划需求。’因此发行人能够获得与现有和拟建设产线的设计产能相配套的水稻种植用地面积。”

2025年3月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更新的商业化种植面积:“商业化种植面积根据产能规划稳步放大,2024年公司基因工程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700亩,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从上述披露来看,2024年实际上相关种植面积已严重落后于回复问询函时表示的“计划的2024年建成5000亩,2025年1.5万亩”的相关进度安排。

这不免引发一系列疑问:根据禾元生物的募投计划,相关建设基地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产,而其满产情况下需要商业化种植面积为8万亩,才能达到原料供应充足的要求,而其与昌吉农高区以及西部中心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初步约定于2023年至2027年间,分别种植约800亩、5000亩、1.5万亩、2万亩、3.5万亩,远远少于8万亩的种植面积。从目前的种植进度来看,2024年刚完成相关建设3700亩,2025年预计达到1万亩,种植进度为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的七成左右,即便赶上计划,2027年3.5万亩的种植面积也仅为满产需要种植面积8万亩的四成左右。

那么,禾元生物大手笔募投建设完成可以达到130万吨的产能,能否充分消化新增产能?如果商业化种植进度无法跟上满产要求,是否意味着相关募投项目建成以后,公司产能或将长期被动“空置五成”以上,相关产能扩张是否存在盲目性?公司对此又是如何看待的?

就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此前通过电邮致函禾元生物,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对于公司曾存在的多段代持关系等其他情况,本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王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ARTICLE
依必安派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程宏:在中国市场实现持续发展是集团

“在中国市场实现持续发展是集团的重要战略。”依必安派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程宏日前表示。 当天,依必安派特以全新升级的展台设计、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高效节能的产品矩阵亮相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十六届国际...

来源:中新网上海
2025-05-10 04:48
常州再推“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十项创新举措

近日,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接到一位产后18天宝妈的求助。宝妈卢女士因右侧乳房硬结肿胀、哺乳困难,急需专业指导。入户后,护士评估卢女士双乳充盈但右乳外侧和上侧存在硬结,虽排乳...

来源:新华网
2025-05-09 21:31
大连财经学院开展春耕劳动实践活动

近日,大连财经学院“十亩之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嫩绿的菜苗与翻新的黑土交织成春耕图景。学校师生共同在10亩耕读园里开启新学年劳动教育实践,大家一起挥锄铲土、浇水施肥,干劲十足。 据介绍,学校于20...

来源:新华网
2025-05-09 16:02
赛诺菲SNY.US1款抗体新药报上市

aTTP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在aTTP中,大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积累会导致全身小血管中大量血栓形成,从而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极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因...

来源:证券之星
2025-05-09 11:00
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投入1.88万亿元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已基本披露完毕。财报数据显示,尽管面临一系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但微观端企业的经营情况仍然整体平稳,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此同时,2024年全年全市场...

来源:同花顺财经
2025-05-09 08:18